農旅融合立足于尊重農業產業功能,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游資源,將農業農村發展與旅游產業的建立和推廣相結合,實現以農促農、以旅游助推鄉村振興。那么,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模式有哪些?五個模式值得借鑒!

1.鄉土人情+民俗旅游。
這種模式側重于鄉村文化、民俗風情、鄉土建筑、民族風情等,典型的有少數民族村寨、傳統村落、歷史文化村鎮、農業文化遺產地等。這些地區文化底蘊深厚,民俗風情鮮明,也是常規旅游中的主要項目。
2.農業莊園+休閑度假。
農莊往往具有飲食、運動、體驗、保健、商務等功能,滿足人們緊張工作后的短暫休閑。農業公園、農業嘉年華等,類似于農業莊園,由人工設計建造,具有一定規模,也具有休閑旅游的功能。
3.農業景觀+觀光旅游。
該模式以農作物集中種植區、農業區特色地貌和農業項目形成的景觀為旅游對象,如油菜花景觀、稻田景觀、梯田景觀、草地景觀、果園景觀、花卉景觀、水利工程景觀等。這種格局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淡季性,游客往往在某一時段前來旅游。
4.家庭農場+農耕體驗。
這種模式多以“農家樂”、“漁家樂”、“茶家樂”、“采摘園”等形式出現。經營主體是農民,利用他們的房屋、院落和承包地作為經營場所,讓游客吃農家飯、住農家樂、干農活,享受勞動成果,體驗田園生活。這種融合模式可以說是當前數量最多,也是農戶主要參與的形式。
5.美麗鄉村+健康養生。
以鄉村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完善的服務設施,吸引著城市居民在這里養生養老。在這種融合模式下,游客具有“候鳥”的特征,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和短期療養者,鄉村需要配備比較完善的醫療衛生設施。比如四川的寶山村,每年夏秋兩季都吸引大量城市居民來此度假、避暑、養老。
結語:
農旅融合是農村產業融合的重要路徑,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。依托當地資源優勢,打造地方特色產業集群,充分挖掘農耕文化,以獨特的文化內涵推動旅游升級。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,促進農產品的銷售,推動實現鄉村振興。
免責聲明: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,部分文字/圖片來自互聯網,無法核實真實出處,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我們,以便及時處理。從本網站轉載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網站無關!